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Features > 상세화면

2022 AUTUMN

成为游乐场的美术馆

重视体验价值的MZ一代,开始将美术馆视为提供独特体验的场所。他们将美术馆和周围的风景拍成照片,在社交媒体上共享,在美术馆商店购买商品,尽情享受生活情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美术馆也开始着力推出符合潮流的策划和设置,以此吸引年轻人的视线。

在西村GROUNDSEESAW举行的“红色房间:爱意弥漫空中”是以爱情、恋爱为主题的展览,将截至今年11月。年满19周岁方能入场,这一点对年轻人极具吸引力,人气爆表。图为展示插画师Minzo King作品的展厅。
© 媒体与艺术

统计厅公布的《2021年社会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内去过美术馆的人占19.3%,只比2019年减少了0.3%。由此可以看出,与到访人数大幅减少的音乐会、话剧、音乐剧等相比,美术馆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这次调查结果最有趣的一点是,不同年龄段的在线展览观展率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60多岁、50多岁和40多岁;与之相反,线下观展率排名最高的年龄段是20-30岁。可见,比起通过电脑或手机屏幕观展,20-30岁的年轻人更喜欢直接去美术馆观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或许,可以通过近年来出现的几个现象找到答案。

20-30岁群体被统称为MZ一代,他们积极追求特别的体验和乐趣,具有“不介意与他人共享”的特点。他们对待美术馆的态度与他们的父辈不同。对于他们的父辈来说,美术馆是需要抱着毕恭毕敬的态度欣赏艺术作品的地方。而对于MZ一代来说,美术馆则是可以进行拍照、购物、休息等丰富多彩的体验的空间。总而言之,美术馆已经成为可以愉快消磨时间的游乐场。

拍照的好地方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美术馆采用推出兼具趣味和意义的策划的方式降低门槛。大林美术馆就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家。其前身是大林文化财团1996年在大田修建的翰林美术馆,2002年搬迁至首尔通义洞住宅区后更名为大林美术馆。美术馆紧邻景福宫,附近街巷遍布雅致的韩屋,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息。后面的仁王山风景也十分秀丽。

2010年,大林美术馆举办了介绍英国时装设计师保罗•史密斯的艺术收藏品的“走进保罗•史密斯展”。该展览因将时尚引入美术馆而引起轰动,但更具深远意义的是,它掀起了美术馆“打卡照”热潮。在此之前,美术馆是严禁在展厅拍照的,大林美术馆允许观众在展厅拍照属于开风气之先。此后,在这里举办的展览上,经常可以看到忙于拍“打卡照”的MZ一代。

大林美术馆能够走近年轻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展览内容。在2012年重新定位时,美术馆提出目标是“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摒弃晦涩难懂的、抽象的美术。深入探索工业设计师迪特•拉姆斯、时装设计师卡尔•拉格菲、家具设计师芬恩•尤尔等人的策划展足以令年轻人对大林美术馆留下深刻印象。

在大林文化财团运营的美术馆中,在社交媒体上曝光率最高的要数D美术馆。该美术馆位于汉南洞,2015年在大林文化财团迎来成立20周年之际对公众开放,还邀请世界级灯光艺术家举办开馆特别展——“九种光,九种情感”。该展览受到对新体验反应敏锐的年轻人的欢迎,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蹿红。当时,美术馆方面表示:“在全体观众中,20多岁群体占绝对比重,达到68%。”

新颖的展览策划

D美术馆近期刚搬迁至首尔圣水洞首尔林附近,与此前相比,公共交通更加便利,可达性更好。开馆特别展“浪漫时光”将持续至今年10月末,鲜明体现出该美术馆的终极目标。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作品,欣赏到爱情的不同瞬间和情感。尤其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展览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并且故事是以韩国最具代表性的7篇人气纯情漫画的名场面为主题构架的。

继大林美术馆之后,以年轻人容易理解和共鸣的主题策划展览的美术馆逐渐增加。位于首尔釜岩洞、2012年开馆的首尔美术馆最初主要举办现代美术家个人展或以收藏品为主的展览,但后来逐渐倾向于举办能够与MZ一代产生共鸣的展览。以2016年上半年举办的“恋爱的温度”为例,该展览旨在探寻爱情的意义,原计划持续三个月,但由于反响热烈,展期延长了约两个月。五个月内约有9万名观众参观,因尝试将美术作品与流行歌曲结合而被盛赞勇于创新。就像票房成功的电影会推出续集一样,2021年末,在对结构和形式进行改动之后,该展览再次与观众见面。

2017年的策划展“咖啡公社”以人们见面和休息的场所——“咖啡厅”为主题,将展厅改造成咖啡厅,引起了很大关注。通过这样一番尝试,首尔美术馆成为不可不去的名胜。美术馆后面是朝鲜王朝时代第26代君王高宗(1863-1907年在位)之父李昰应(1821-1898)的别墅——石坡亭,前往美术馆观展的观众可以顺便到那里参观。有机会就近欣赏首尔市中心难得一见的秀丽自然景观,这是首尔美术馆具有的另一大魅力。

展览策划公司“闪耀(Glint)”于2018年在首尔会贤洞开设的综合文化设施“Piknic”由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一家制药公司的办公楼改造而成。这里曾举办多个引起巨大轰动的展览,包括旨在纪念日本作曲家兼钢琴演奏家坂本龙一出道40周年的开馆展“坂本龙一:生活,生活”、工业设计师贾斯珀•莫里森回顾展“贾斯珀•莫里森:物性”、策划展“冥想”等。特别是2021年4月至10月进行的“打造庭院展”,甚至创造性提出“伴侣植物”这一新词,积极反映出近年来人们想要通过植物获得情感上的沟通和安慰的风潮,为因疫情而备感疲惫的人们带来一丝清凉的慰藉。

此外,釜山现代美术馆去年举办的生态环境策划展“时间旅行社之时光行者”也引发巨大反响。乙淑岛曾一度是韩国最大的候鸟栖息地,近年来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该展览是为广泛宣传乙淑岛现状而策划的,采用游戏式多媒体的形式,将展览与深受20多岁年轻人喜爱的密室逃脱游戏相结合。观众必须一起解答问题,找出密码开锁,才能进入下一个展厅。

位于首尔会贤洞的综合文化设施“piknic”由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某制药公司办公楼改造而成,因深受MZ一代追捧而闻名。特别是这里的屋顶露台,已在社交媒体上口口相传为打卡圣地。
© piknic

D美术馆重新开馆特展“总之,爱情”(截至今年10月末)积极反映了以看纸质和网络漫画为日常的20多岁年轻人的特性,获得进一步降低了美术馆门槛的评价。
© D美术馆,卢京

购物空间

2021年11月,国立中央博物馆用来陈列韩国两尊国宝级半跏思惟像的展厅“思惟房”正式对公众开放。为表示纪念,国立博物馆文化财团重新设计和发售了半跏思惟像微型模型。该模型被年轻人称为“文物公仔”,人气爆棚,曾一度卖断货。受此影响,思惟房也成为了新的名胜。

这种变化在其他美术馆运营的纪念品商店同样可以看到。对年轻人来说,去美术馆纪念品商店就像去逛综合购物中心或品牌店一样轻松,这已经成为新的文化现象。过去,人们走进纪念品商店主要是为了购买展览图录。但是近年来,美术馆和纪念品商店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人们去美术馆是为了去逛纪念品商店。2021年10月,李氏美术馆重新开放,馆内的商店提出“平生第一次收藏的艺术品”的理念,销售美术家的作品而不是商品。这里摆满了由艺术家亲手制作的感性工艺品。特别是崔棅熏的《太初残像》、设计师李光镐的绳结系列等作品均推出限量版迷你家具,虽然对于年轻人来说,价格有些偏高,但反响很好。这是与MZ一代“只要足够稀缺或独特,就会毫不犹豫地打开钱包”的消费模式相吻合的结果。这类艺术商品可以给想要体验艺术作品收藏的人带来满足感。

最近,国立博物馆文化财团模仿国宝半跏思惟像制造的微模型人气爆棚,甚至出现缺货现象。年轻人为了购买商品而到访美术馆的现象也是与之前大不相同

的美术享受方式。
© 国立中央博物馆

新兴收藏家的登场

最近,美术界最有名的网红就是防弹少年团的队长金南俊(RM)。不管是不是防弹少年团的粉丝,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美术爱好者,就连公立美术馆举办展览都会租借他的收藏品。只要他的照片墙上出现某美术馆,那家美术馆的点击率就会瞬间剧增。甚至出现“美术馆分为金南俊去过的地方和没有去过的地方”的说法,还出现一种新的旅行模式——“金南俊之旅”,即去金南俊去过的美术馆拍打卡照。针对由个别网红引发的这类现象,有人表示忧虑,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网红对不太有名的新生设施或新晋艺术家进行推介已经对美术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如此,对展览和美术家日益增加的关注自然会转化为购买作品。有些MZ一代已经乘着股票、房地产、虚拟货币市场繁荣的东风进入美术市场。在举办于韩国的各种艺术节上,正在出现越来越多MZ一代的身影。据韩国画廊协会展览业务组发行的2021年《韩国国际艺术博览会报告》分析,去年首次到访艺术博览会者占到全体访客的一半左右(53.5%),其中,MZ一代占比60.4%,超过半数。年轻人不仅欣赏和购买美术作品,还形成了将其作为投资对象予以关注的氛围。

年轻新兴收藏家的登场正在悄然改变着美术市场。有人担心,如果不把美术品视为艺术,只将其视为投资对象,可能会损害市场的健康发展。但也有很多人认为,更重视展现个人喜好和沟通的新一代会对扩大韩国美术市场的受众群体产生积极影响。尽管MZ一代参观美术馆是以拍打卡照为出发点的,但在当今美术市场,他们已经逐渐成为备受瞩目的潜在收藏家。(尹悦译)

 

22016年10月,在首尔汉南洞印刷烘焙坊(printbakery)举行的Super-fiction首展“SF.SF. SF”。Superfiction曾与三星缤色铂格(Bespoke)等多个品牌合作,是二三十岁年轻人熟悉的艺术家团体。展览举办地——印刷烘焙坊是美术品拍卖公司“首尔拍卖”为实现美术大众化而推出的艺术平台,通过快闪店、艺术超市等多样化项目走近年轻人。
© Superfiction 提供

裴友丽《月刊美术》记者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