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人经常以聊天与思想交流的方式与观众见面,而这有时会引发敏感话题的讨论与传播。但或许就是这些力量使韩国电影充满着活力。韩国观众则以热情与投入作为回应。电影节是电影人与观众进行热烈交流的平台,好的电影在电影节引起大众关注,从而被广泛宣传,令更多的观众为此狂热。
2016年10月6日,第21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在釜山海云台区电影殿堂举行。为出席开幕式,执导影片《网》的导演金基德与演员安智慧、崔桂华、黄建亮相电影节红毯。
有时,从未期待过的事情反而会留在记忆的最深处。关于釜山国际电影节,我有一个很深刻的记忆。那是2007年在海云台的时候。
当时正在户外进行两名女演员的开放对话。一位是在李沧东导演执导的电影《密阳》中饰演女主角,并在当年春季戛纳电影节荣膺最佳女主角奖的全度妍;另一位则是1987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凭借林权泽导演执导的影片《接种》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的姜秀妍。我非常好奇,想听听获得最高荣誉的两位韩国女明星的谈话内容。但当我到海边时已经太迟,那里已经挤满了观众,人山人海。我试图挤进观众中间一睹两位明星的芳容,但尝试几分钟后只得放弃,只能通过扩音器来听她们的对话。当时我站的位置连舞台的角落都看不到,但是却能够清晰地看见坐在最前排观众的脸。
我立刻从看不到舞台的遗憾中跳脱出来,因为观察这些观众的表情和看舞台上的明星一样有趣。因为恭敬、对电影的热爱以及为两位女演员所获得成就感到的自豪,他们的脸就像围坐在篝火旁一样烧得通红。观众们全神贯注地倾听着演员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不时给予温暖、热烈的回应。
那个瞬间我所看到的,可以说是釜山国际电影节之所以能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电影节的力量源泉。更进一步说,韩国观众对于电影所表现出的关心和热爱是韩国电影产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有些人认为韩国电影在过去二十年之所以取得迅猛发展,韩国大型企业对电影规模的资助以及韩国政府给予的财政支援等经济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认为,1990年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强大的韩国电影文化同样具有着重要作用。“电影文化”看上去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身处韩国或是去参加韩国电影节的时候,就能感受到这样一种周身环绕的氛围。电影文化是普通人对电影的认知和热情,同时还包括人们对电影的反应及发表评论的方式等等。2016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比起2007年有了很大的变化。演员姜秀妍成为釜山电影节的执行委员长就是一个例子。她身陷于关于电影节的独立和未来问题的激烈讨论之中。尽管如此,釜山国际电影节仍旧是人们能够亲身体验韩国电影文化的主要平台。
在2016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上,已故伊朗电影导演阿巴斯•基阿罗斯塔米(2016年7月辞世)被评选为“年度亚洲电影人”,其子阿赫马德•基阿罗斯塔米代替父亲在开幕式上发表获奖感言。
成为电影导演的梦想
那天,我看到转型成为导演的演员南延宇紧张地站在美嘉影院大厅。他被他的处女作《扮装》剧组的演员和朋友们围在中间。这部他初次执导的电影即将迎来首映。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他的电影终于将要接受观众的评价。
虽然初次作为导演,但他对这样的场面并不陌生。2012年他主演了超低成本电影《荆棘花》,这部电影总共只投入了300万韩元(2800美元)。该片也是在釜山电影节(BIFF)首映,并且获得了颁给亚洲新人导演的“ 新浪潮奖”。这部影片人物形象鲜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在世界各地电影节放映,获得了很多奖项。后来,《荆棘花》在韩国影院上映,却在与好莱坞大片和斥巨资打造的韩国商业片的竞争中未能得到太多关注。
2016年釜山国际电影节执行委员会委员长姜受延与本届电影节“新浪潮单元”评审委员长、马里电影导演苏莱曼•西塞(照片正中)之妻——电影演员阿米娜塔•西塞在闭幕式上互相问候。照片最左侧为釜山国际电影节理事长金东虎。
影片《扮装》讲述的是一位扮演变性人的话剧演员的故事。主人公原本认为自己是个非常开放的人,但最终却发现盘踞在内心深处的偏见。为了塑造独特的人物和故事,南导演召集他的朋友们组建了剧组,自己担任主演,以超低成本完成了拍摄。在完成前期拍摄后得到釜山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基金的资助,最终完成了后期制作。
影片《扮装》在釜山首映时,能够感觉到影院内如电流通过般的战栗。我们能扑捉到影片吸引观众的每个瞬间。放映结束后,主办方安排导演和演员与观众进行互动,很多观众对影片给予了高度评价,热情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观众当中也有戛纳等世界各地电影节的节目策划。活动结束后,很多人找到导演表示了个人的鼓励和支持。在此期间,很多粉丝为了与导演和演员们拍照留念,或是想要得到签名,在大厅排起了长队。至少在那一天,从演员转型至导演、尚且默默无闻的南延宇是一个明星。
在韩国,有很多年轻导演憧憬着能有南延宇那样的经历。朴正范导演凭借影片《茂山日记》(2010)和《活着》(2013)获得了电影奖项,后来逐渐成为公认的重要的独立电影导演。
朴导演曾谈起自己青年时期在釜山国际电影节的经历。在釜山,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对电影的深深热爱,产生了将来要拍出自己的电影并呈现给釜山观众的梦想。对于电影人来说,好莱坞是“梦想之都”。而韩国年轻的电影人往往在釜山、全州和富川实现自己的梦想。在韩国,来参加电影节的观众可不是一般的观众。他们是对电影抱有特殊热情的人,为了看新片每年聚集在一起。实际上釜山电影节并不是唯一激励人们对电影产生热情的电影节。每年5月初举行的全州国际电影节同样也聚集了热情高涨的观众,也是场场爆满,与釜山不相上下。虽然全州电影节的关注焦点在于另类电影和独立电影,但每年还是能吸引大量观众(全州著名的饮食文化,使得电影节更具吸引力)。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BiFan)是类型片爱好者聚集的地方。制作低成本类型片的韩国年轻导演并不太多,但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为他们的电影和支持他们的观众提供了见面、交流的机会,以此帮助这些电影人团体维持下去。
对于电影人来说,好莱坞是“梦想之都”。而韩国年轻一代的电影人往往在釜山、全州和富川实现自己的梦想。
对于那些长期默默无闻、艰难拍片的电影人来说,拥有梦想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在当今这样的时代,将电影展现给观众也起决定性作用。无论釜山还是全州的观众,都不是一般的观众,他们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和关注,每年为看到新出炉的影片而聚集。当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电影,就会口口相传,并把评论和简短的观后感发布在网上。导演的口碑最初正是以这种方式建立的。想象一下电影人假如一开始就是以在院线上映的方式将作品展现给观众会是怎样的结果吧。在对小成本电影极为不利的竞争残酷的流通市场中,像《扮装》这样的无法引起大众关注的电影会迅速湮没。由此可知,电影节和支撑电影节的电影文化对电影人是何等重要。
电影,对话与交流的媒介
当南延宇给观众放映自己的长篇电影时,在相隔十分钟徒步路程的海云台,正在进行另外一项活动。著名电影投资发行公司N.E.W(. 下一个娱乐世界)为世界各地购买热门电影《釜山行》的发行公司准备了宴会。影片《釜山行》讲述的是在飞驰的韩国高速列车上,不明起因的僵尸病毒冲破控制并且不断扩散的灾难故事。在韩国这部电影观众达到了1,100万人次,成为了2016年韩国最热门的电影。
为尽情享受釜山国际电影节前夜庆典,无数游客聚集到釜山中区南浦洞釜山国际电影节广场。照片为2014年10月1日第19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前夜庆典。
但是,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电影在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釜山宴会气氛很欢乐,参加宴会的众多发行公司都凭该电影大赚了一笔,自然值得庆祝。
延相昊导演与釜山国际电影节也有特别的因缘。他的首部长篇是低成本动画片、揭露校园群体孤立问题的《猪猡之王》。2011年,他凭借此片在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得了三个奖项。2012年,该片受邀到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进行展映。黑暗、哲学题材的动画电影《伪善者》是他的第二部动画长篇,也是2012年釜山电影节上被谈论最多的电影之一。他的初期作品风格与主流电影相差甚远,但是N.E.W.相信他的才能,斥巨资打造了高成本电影《釜山行》。《釜山行》打破了僵尸片不可能在韩国电影产业取得成功的迷信,赌博一般的尝试带来了始料未及的巨大成功。
但讽刺的是,2016年的釜山电影节上,《釜山行》没有现身。原因是宣称要保障电影节的独立性,使其不受政治压力的影响的电影人中有一部分拒绝参加2016年的釜山电影节。电影节组委会与釜山市政府就讲述“世越号”惨案的纪录片《潜水钟》(2014)的上映问题进行了持续两年多的谈判,这导致了电影节执行委员长李庸观被撤职。釜山电影节一直是作为这类有争议的、尖锐地批判社会问题的“敏感电影”的坚强后盾。围绕釜山电影节的性质进行的争论在2015年尤其激烈。
电影节是电影人与支持他们的观众见面的理想平台,也是就现实主义电影所反映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和争论的地方。这也是电影文化的一个要素。通过这种方式,电影导演、观众、影评人、文化批评家就当今时代的主要热点问题进行的对话与交流得到不断传播与深入。
将近十年前,我有幸采访到成功的香港导演陈可辛(《投名状》、《甜蜜蜜》的导演)。采访当中他说他非常羡慕韩国的观众。“韩国观众非常聪明。他们看电影别具慧眼,会为好的新片加油助威。”从那时开始,韩国观众的分类更细了。高年龄段的观众与之前相比去电影院的次数增加了。通过《釜山行》的成功和《扮装》这样的独立电影的放映,可以明确认识到电影在韩国文化中的重要角色。这种现象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的,在好莱坞大片称霸市场而国产片遭受冷遇的国家和地区更是如此。
在釜山海云台釜山国际电影节广场举行的2015年釜山国际电影节《思悼》露天舞台问候活动上,李浚益导演和演员们向观众挥手示意。
个人的故事
1997年,我初次来到韩国,当时对韩国电影几乎一无所知。几周后,我参加了第二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当时被韩国观众对电影的疯狂震撼了。从此每届电影节我都参加了,还撰写有关电影的文章,讲授有关韩国电影的课程,不断积累经验。偶尔会有人问,令我开始关注韩国电影并给我灵感的韩国电影是哪部?坦白地说,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在釜山所看到的电影文化氛围,并不是某部特定的电影,而是周围充满活力与热情的电影讨论。
有些人会疑惑,韩国电影是如何达到如此充满活力的境界的。对此,我抱有同样的想法。我认为应该把视线投向电影和电影人以外。韩国强大的电影文化是一切电影发展因素的根基。大体来说,强大的电影文化才能打造出强大的本土电影。这就是电影文化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需要支持守护电影文化的原因。(文丽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