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Features > 상세화면

2019 SPRING

特辑 : 走向近代性之路 - 20世纪黎明中的韩国

流行音乐,在绝望中盛 开的花

20世纪初,随着国外唱片公司进入韩国并发售商业唱片,能够播放唱片的留声机便逐步走进大众生活,流行音乐开始真正在韩国人之间传播开来。早期的流行音乐可分为爵士歌曲、漫谣、新民谣、流行歌四个种类,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与民众感情,并且成为当今韩国流行音乐的坚实根基。

2018年韩国流行音乐界的热门话题是防弹少年团。他们不仅刷新了诸多记录,而且还冲出韩国走向世界,重新书写了世界流行音乐史。他们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在一年里有两张专辑在“公告牌200强专辑榜”中名列榜首。这样的纪录,作为韩国歌手是首次,作为外语类专辑也是首次。

最近,可以看到以防弹少年团为首的众多韩国流行音乐歌手和歌曲在国外获得了狂热的反响,这让人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大约一百年前,当流行音乐开始萌芽于因丧失主权而不得不过着悲伤与自嘲生活的民众之间时,又有谁能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呢?

留声机与商业唱片

美国传教士兼教育家霍 默•B•赫尔伯特(讫 法)将口头流传下来的 《阿里郎》最早写成了 五线谱,与其《韩国声 乐》一文一同发表在 《韩国宝库》1896年2 月号上。

伴随着近代的开端,流行音乐同“大众”这一概念一起登上历史舞台。但是,不能因此就说在近代之前韩国民间没有广泛流行过的歌曲。举例来说,极为热爱韩国的美国传教士和教育家霍默•B•赫尔伯特(讫法),在韩国最早发行的英文杂志《韩国宝库》1896年2月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韩国声乐》的文章,介绍了《阿里郎》的歌词与乐谱。他写道:“在普通的韩国人眼中,这一首《阿里郎》在音乐中的地位如同白米饭在食物中的地位”。当时,赫尔伯特所介绍的《阿里郎》是一首《古阿里郎》,与现在人们所知的《本调阿里郎》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当时《阿里郎》是很流行的。

在符合当代意义的流行音乐正式出现之前,显然有过深受同时代人喜欢的歌曲。这些歌曲与时下流行音乐的明显区别在于,流行音乐是通过唱片产业和大众媒体传播的。商业唱片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因此流行音乐既是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商品。这也就是为什么无法将赫尔伯特介绍过的《阿里郎》列入流行音乐范畴的原因。

韩国的唱片产业始于1907年,是从美国唱片公司“哥伦比亚唱片”首次售卖商业唱片开始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将京畿名歌手韩寅五和艺妓崔红梅的歌曲录制下来并公开发售,紧接着“维克多唱片”公司也将韩国传统音乐收录进了唱片。此后,当时知名歌手的唱片竞相面市。因此,留声机对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核心作用。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收音机广播出现之前,作为西方新事物的留声机走入了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这对音乐的发展与通俗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爵士歌曲与摩登男孩、女孩

《静听》,金基昶,1934年, 丝绸彩绘,159x134.5厘米 为了画出20世纪30年代具有近代西式家 庭模样的这幅画,他借用了一位住在附 近的医生画家装修得很好的画室。作为 金基昶的早期作品,这幅画受到了他的 老师金殷镐的日式彩绘画的影响。

与大部分新文化现象相类似,韩国的近代流行音乐也是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既竞争又共存的碰撞中诞生的。韩国的流行音乐大体上受到了三种音乐的影响:韩国传统音乐、西方音乐以及日本音乐。虽然这三种音乐的影响是互相杂糅在一起不是单一的,但是根据受哪种音乐影响相对来说更多,初创期的韩国流行音乐形成和发展成为各自不同的类型。

所谓韩国的近代流行音乐可分为四类,即:爵士歌曲、漫谣、新民谣、流行歌(也称演歌)。这样的划分虽然不是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但是从流行音乐正式出现的30年代起,有时会在歌名上方标出这样的类型名称以示区分。

当时的爵士歌曲与现在的概念不同。在当时,所谓“爵士歌曲”,不仅包括美国爵士,还包括受到西方流行音乐影响而出现的通俗歌曲,甚至包括拉丁音乐。韩国人很早就通过赞美诗与西方乐队接触到了西方的音乐与乐器。自2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音乐的影响力变得更大了,在这样的背景下,韩国社会出现了“爵士热”。

举例来说,1926年,全罗道巨富之子白命坤带领韩国足球队去上海参加完客场比赛回国时买回来了爵士乐器与乐谱,并组建了“韩国爵士乐队”。20年代末,旨在追求享乐情绪的“爵士歌曲”在堪称都市男女代名词的京城摩登女孩与摩登男孩之间广为流行。在这股风潮中,电影与唱片的影响甚巨。但是,投向他们的目光并不都是友好的。当时某个知识分子就曾针对“爵士热”嘲讽道:“摩登女孩与摩登男孩浮夸地跳着扭屁股舞。”但是在签约唱片公司的演奏者中,也有不少人以西方爵士演奏者为榜样,刻苦练习正宗的爵士音乐。

得益于20年代末的“爵士热”,自30年代初起,名为“爵士歌曲”的流行音乐正式出现。起初,大多是流行于西方或日本的歌曲的翻唱曲,如《Dinah》。但到了30年代中期以后,也出现了像《茶馆的绿色梦》这样的原创曲。

如果韩国不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那么韩国的文化与音乐显然也会变得不同。但是,仅从日本流行音乐的影响这一角度,是无法说明韩国近代流行音乐的。这是因为文化是非常复杂的,也是流动的。

对世态的讽刺

漫谣与其说是一种按照音乐形式划分的类别,不如说是一种带有幽默性质的歌词。“漫谣”一词出自相声,一般是由两个人配成一对,你一言我一语地讲有趣的故事。漫谣类似于相声,是把滑稽可笑的内容写成歌词。漫谣的笑可以分为诙谐性与讽刺性两种。如果说前者是同情的笑,那么后者便是批判的笑;如果说前者是温暖的笑,那么后者便是冷酷的笑。

从50年代开始到70年代,《游览首尔》这首歌曾广为流行,这首翻唱曲的原作是1936年姜弘植演唱的《快乐的乡下老头》。这首歌曲诙谐地描述了一位乡下老头第一次乘坐火车来到首尔后麻烦不断的遭遇。听歌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但另一方面也会对乡下老头犯的错心生同情,因为他和在近代汪洋中漂流的韩国大众实在很相像。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939年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发售的《荒唐的大学生》。作为一首讽刺歌曲,它讲述的是一个因痴迷于恋爱与台球而连学校也不去的邻家大学生。可以说,它不单讽刺了邻家大学生,也讽刺了具有这种行为表现的所有大学生。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首歌以讽刺社会现象的方式寓教于乐,在这一点上讲,是很有意义的。政治上的压迫与审查越严酷,讽刺往往会越活跃。有鉴于此,这首歌可以说是一首可以从中想象韩国民众如何忍受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与掠夺的歌曲。

新民谣,顾名思义,带有自生性流行歌曲的特征,它借用传统音乐或民谣的某一部分,试图继承传统的一些元素。它采用多种方式融入传统音乐元素,有的借用副歌,有的使用传统乐器伴奏,有的运用传统唱法。特别是罗云奎于1926年拍摄的电影《阿里郎》的主题歌,在当时大为流行,从这首歌便可窥见初创期新民谣的面貌。

1929年夏天,韩国爵士乐 队首次在京城广播电台演 奏后拍摄的照片。20世纪 20年代,以京城为中心刮 起了爵士风,1925年组 建的这支乐队于1926年2 月获得《朝鲜日报》的赞 助,进行了创团演出。

1907年哥伦比亚唱片公 司发售的第一张商业唱片 《韩国人之歌》是一张只 单面录有歌曲的唱片,其 中录有由韩寅五演唱的京 畿杂歌。 © 东国大学韩国唱片档案研究所

1935年,欧肯唱片公司 发售的李兰影的《木浦的眼 泪》,抚慰了殖民统治下的 朝鲜人的悲伤,至今仍广受 欢迎。

1940年,欧肯唱片公司 旗下三名歌手共同录制的 《姑娘合唱》。1932年成 立的欧肯唱片公司是首家由 朝鲜人成立的唱片公司,曾 推出了许多受欢迎的歌手。 ©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

苦难生活的慰籍

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了大量艺妓出身的唱流行歌曲的歌手。这些在艺校或正规学习过舞蹈与歌唱的艺妓,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现成的艺人”。特别是能很好运用传统唱法的出身于艺妓的歌手,在新民谣领域崭露头角。较之于其他音乐类型,当时流行音乐的听众更狂热于具有“朝鲜味道”的新民谣。得益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曾于1933年录制过唱片的艺妓王寿福在由文教杂志《三千里》的发行方——三千里公司于1935年主办的“唱片歌手人气投票”中荣登女歌手单元榜首。

现在被称为“演歌”的歌曲也是在这段时期出现的,当时被称为“流行歌”,大体上受到了日本流行歌曲的影响,具有两拍、小调、五音阶这些形式上的特点。但是,假如深究一下对这些歌曲产生过影响的日本流行音乐,我们就会发现,事实上这并不是日本所固有的。日本很早就积极吸收西方文化,包括西方音乐。在这一过程中,西方音乐与日本音乐相融合,形成了演歌。日本当时也没有把这种音乐叫做演歌,而是叫做“流行歌”。“流行歌”被改称为“演歌”,作为传统风格的流行音乐站稳脚跟并受到礼遇是60年代的事了。因为日本在确立国家认同的过程中将演歌作为传统音乐予以优待。总之,日本的演歌可以说是“造出来的传统”。

在韩国,演歌因为是受日本影响的音乐而在很长时间内受到了压制。尽管如此,演歌仍获得了人们的响应,以坚韧和强大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据推测,韩国的演歌被用作流行音乐的一个种类的名称是在50年代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期诞生的韩国演歌,无论是当时还是今日都享有盛誉,因为它承载了苦难的生活和情感。《异乡生活》表达了在陌生土地上生活的惆怅,《木浦的眼泪》体现了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消极抵抗。这些都是当时触动过大众心弦的具有代表性的流行歌曲。有抒发内心痛苦的歌曲,这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安慰。

韩国的近代性没有能够自发和自主地实现,可以说是令人绝望的。但即便是在绝望中,生活与文化也仍旧继续着,并出现了一些能视为现代流行音乐根基的歌曲。韩国的流行音乐是一朵盛开在近代黑暗中的鲜花,抚慰着人们悲伤的心灵。(金粉红译)

张攸汀檀国大学博雅教育系教授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