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修行者而言,摄取食物最主要的目的是将食物作为一种滋养的物质,与众生共同分享包含其中的宗教感悟。因此,食物不是为了享受美味和获得饱腹感,其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和过程,化缘和供养都是修行的方式。
正式的钵盂供养要先铺上起餐桌作用的钵盂 垫子,再依次摆好钵盂。饭钵放在膝盖左前 方,汤钵放在饭钵右侧,菜钵放在饭钵的后 面,水钵放在汤钵的后面。修行者进食少量 的食物,调节食量也是修行的内容之一。
用餐结束后,僧人们的钵盂会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 伝燈寺
佛教起源于印度,在佛陀时代,与过度减少食物分量、否定食物味道的婆罗门教或耆那教的苦行主义不同,佛教不排斥食物要有适当的分量和味道,坚持中立的饮食观。但由于过午不食的传统,修行者常因控制不住对食物的欲望而违反戒律。因此,佛教制定了化缘和饮食方式、戒律等限制食欲的修行方法。
早期的戒律
印度佛教修行者每天通过化缘解决自己的餐食,斋主给什么他们就吃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限制修行者对食物的贪欲。此外,还有根据修行者的个人意愿控制食物分量和味道的一些方式。即十三种修行规定中提到的“化缘和饮食方式”等,例如规定修行者每天只能食用一碗食物;落座用餐起身后就不能再进食;讨要斋饭不能嫌贫爱富,要挨家挨户按照顺序化缘。
此外,根据戒律,修行者不可贪图美味,不可过度进食或者反复化缘。而且,修行者们认为可以抑制对食物的欲望的最根本方法就是修行。修行的核心并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种方式,从根本上控制修行者对食物产生贪欲的一种方式。当下最受推崇的修行方式是越南释一行禅师提出的“正念用餐”。
修行者的劳动
东亚的禅宗佛教对饮食的态度和立场与印度佛教不同。在印度佛教中,修行者的生产活动,即耕种活动,因其可能杀生而被禁止。同理,也不允许储存和烹饪食物。但是,禅宗佛教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禅语,修行者的生产性劳动被看作是修行的一部分,且允许储存食物。在禅宗佛教中,修行者的饮食是由修行者自己烹饪。中国寺庙的素食文化、日本的精进料理文化以及韩国的寺庙斋饭文化贯彻了东亚禅宗佛教独特的思想,成为佛教文化的一个分支。
作为东亚禅宗佛教的分支,在对待食物的味道和分量上,韩国禅宗佛教与印度佛教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韩国禅宗佛教对食物的味道和分量持肯定态度,具体体现为“三德”和“六味”。“三德”是对食材的要求。首先要求食材要“柔然”,即摄取的食物能够使身体更加灵活、康健;其次要求食材要“清净”,食材要干净,不能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最后要求食材要“如法”,在使用食材烹饪时,不能使用大乘佛教禁用的肉类,也不能使用大蒜、葱、野蒜、山薤、兴渠等五种辛辣的蔬菜。“三德”体现了韩国禅宗佛教对食物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且对食材提出了具体要求,是衡量韩国寺庙斋饭重要的标准和依据。
“六味”体现了韩国寺庙斋饭的又一大特征。所谓“六味”,即酸、甜、苦、咸、辣、淡六种味道。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味(酸、甜、苦、咸)、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味(酸、甜、苦、辣、咸)不同,韩国禅宗佛教阐释的“六味”并不是等同地位的,其中的“淡味”是最核心、最重要的。淡味融合了其他五种味道的特性,是能够均衡食物味道的“根本味道”,因此地位不同。淡味是一种特定食物的味道,它融合了各种口味的食材,调和了食物的味道。
按照“三德”、“六味”的规定,韩国禅宗佛教采用“钵盂供养”的方式摄取食物。钵盂供养是一种集体用餐的方式。不会照顾某一位修行者的口味来制作食物,而是根据具体的节气和情况,按照“三德”和“六味”的规定来准备食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无法强求符合自己个人喜好的口味。但是,可以尽情享用由新鲜又符合时令的食材、清新的空气和优质的水烹饪出来的食物,感受其中自然的味道。
另外,修行者的食物不仅与世间的人、动物及其他芸芸众生共享,还与冥间共享。
觉悟之路
位于京畿道水原的奉宁寺,僧人分到米饭后端着饭钵。他们将饭钵举到齐眉处,然后放下,再领汤。配菜则是根 据个人需要到餐桌上自行盛取。
钵盂供养还包括按需盛取食物的修行。修行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食量,对分配的饭菜进行增减,并且坚持一条进餐原则,即不剩一粒米饭,不剩半点辣椒末,要吃得干干净净。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修行者可以控制自己对食物的味道和分量的欲望。这既是修行者日常的饮食方式,也是一种宗教礼仪。钵盂供养是东亚地区共有的一种饮食方式。尽管如此,韩国钵盂供养的具体实行过程和内容仍然反映出韩国佛教特有的思想和戒律。
钵盂的梵语是“pātra”。相传,释迦牟尼觉悟后,从两位商人那里得到了食物,但没有盛放食物的器皿。于是,四大天王赠予佛陀一个钵盂。从此,钵盂便成为佛教修行者盛放饭食的容器。目前,东南亚上座部佛教吃喝都用同一个钵盂;但在具有东亚禅宗传统的韩国佛教中,盛饭时用饭钵,盛汤时用汤钵,盛水时用水钵,盛小菜时用的菜钵。钵盂种类有铁钵、瓦钵、木钵等,韩国禅宗佛教中比较普遍使用木钵。此外,在印度佛教中,要想成为修行者,必须自己备好袈裟和盛饭菜的钵盂。但东亚禅宗佛教则以衣钵相传,师父将袈裟和钵盂传给弟子,作为传法的信证。
修行者在饭前吟诵《五观偈》,充分说明钵盂供养不仅是简单的用餐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礼仪之一。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集体用餐
将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后要用专用毛巾将钵盂、筷子、勺子等餐具擦干净, 再用布袋包好,原则上捆好的带子呈纵向一字形。
分发给修行者的食物并不属于其个人。吟诵《五观偈》结束后,得到食物的修行者从自己的钵中取出7颗饭粒,分享给野兽、飞禽和昆虫。修行者的进食行为不只属于自己,这是一种和其他生命共享的集体用餐。
另外,修行者的食物不仅与世间的人、动物及其他芸芸众生共享,还与冥间共享。为了逝去的父母、祖父母、亲戚,修行者们会念诵三次偈颂。修行者不仅念诵人类、动物、冥间事物等欲界众生,还会念诵级别更高的十位佛陀和菩萨的名号,以此来与他们共享食物。对于佛教修行者来说,进食的最主要目的是借此与众生共享宗教感悟。
修行者们不剩一粒米饭、一点辣椒末,最后倒入清水使钵盂洁净,这水是为饿鬼准备的食物。因为在佛教中,饿鬼通常极度饥饿或饥渴,嗓子比针眼小,饭粒或辣椒末都有可能卡住。至此,钵盂供养才算彻底结束。(徐俊译)
佛教修行者的进食原则是不剩一粒米饭,不剩半点辣椒末,要吃得干干净净。修行者可以通过这种饮食方式控制自己对食物的味道和分量的欲望。
孔万植东国大学宗学研究所研究委员
安洪范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