메인메뉴 바로가기본문으로 바로가기

길 위에서 > 상세화면

2019 SUMMER

闻庆的三座山岭

这里是连飞鸟都越不过的峻岭,这里是守卫都城抵御敌军从南部入侵的天然要塞。这便是闻庆鸟岭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闻庆就是岭南地区的门户。今天,让我们在庆尚北道闻庆的山岭中走一走。

从岭南大道山脊的最高峰——主屹山的“釜峰”上俯瞰闻庆鸟 岭。从首尔乘车到闻庆鸟岭,大概需要1小时40分钟左右。闻庆 鸟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朝鲜半岛的三国时期,这里自古以来就 是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塞,如今来这里欣赏美丽自然、探访文化 遗迹的人们络绎不绝。

韩国语中也经常使用“分水岭”一词,指的是流域分界线。朝鲜半岛70%是山地,将两个水域分隔开来的边界大多如同山岭一般高高耸立,故此而得名。

韩国绵延起伏的山脉将山峰和分水岭连接起来,而且有趣的是,山脉的地位会受到由分水岭分隔开来的江河流向的影响。如果江河从山岭处一分为二流向不同的河口或出海口,分水岭就会更受推崇。从朝鲜半岛北端的长白山开始,一条雄伟的分水岭一直延伸到南部的智异山,全长1600多公里。这条巨大的山脉被称为“白头大干”,韩国人以沿山脊穿越这条山脉为荣。

金正浩(1804?—1866?)是朝鲜王朝时代的地理学家,曾应用近代地理学中比例尺的概念绘制精密的地形图。晚年时,他还将白头大干的山脉、河川、郡县勾勒成龙和太极的图形,制成木版生活地图对外普及,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大东舆地图》(1861年)。整幅地图体现出了金正浩的自然观,他认为,白头大干是朝鲜半岛自然地理的象征,是理解整个朝鲜半岛文化、社会、历史和环境的重要基础。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白头大干的名字出现在韩国国歌的第一小节中,韩国各级学校的校歌几乎都在赞美对周边山岭灵气的继承。

这里是闻庆鸟岭的第一道关卡——主屹关。壬辰倭乱和丙子 战乱结束后,人们重新认识到这里作为军事要塞的重要价值。 1708年,建造鸟岭山城时,主屹关一并建造完成。

姑母山城全长大约1.6公里,修建于5世纪前后,那时是三国 之间交战最为激烈的时期。现如今,山城的大部分已经坍塌, 只有部分遗迹留存。登上城墙,周围秀丽的风光映入眼帘。

衔接来世和今生的路

从中部内陆忠州水安堡向东南方向驱车行驶大约20分钟,就可以看到古时的烧窑址。将车停在这里,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盘旋几圈,就可以看到一处寺庙遗址,里面有一座坏损的石塔和一尊巨大的石刻弥勒佛像。这里就是彰显高丽王朝时期辉煌景象的弥勒大院。石刻弥勒佛像正在修缮之中。沿着路标石朝天岭走去,蜿蜒的山路两边是茂密的树林,但行走的人却毫无任何压抑之感。山路是那么幽静、舒适,让你不由得放慢脚步,注视着眼前奇形怪状的树木和岩石缝中绽放的野花。当呼吸逐渐变得急促起来时,一座低矮的小山岭映入眼帘,这里就是韩国史书中记载的最古老的山岭——天岭。山下就是闻庆了。每当下雨时,雨水流向闻庆一侧,便汇入洛东江;流向忠州一侧,便汇入汉江。忠州一侧的地名叫做“弥勒里”,意思是“来世”;闻庆一侧的地名叫做“观音里”,意思是“今生”。观音里的路边也能见到散落的石佛。然而遗憾的是,这里已经铺上了柏油马路。

天岭在过去也被称作“鸡立岭”,意思是“看上去像是一只站立雄鸡的山岭”。史书《三国史记》(1145)中记载,“阿达罗尼师今零三年(156年)夏四月,陨霜。开鸡立岭路。”但更为严谨的历史学家们则推测,这座山岭是由从公元前开始居住在这一地区的部落修建的交通要道。因为尽管当时百济、高句丽和新罗为了争夺贯通朝鲜半岛中部的汉江水道在这里进行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争,但新罗只是一个以庆州为中心建立的小国,而且国势十分微弱。这里虽然是重要的交界地,但并非常年战乱。这条山路从很久以前就是南北物流往来频繁的要道。最初,高句丽僧人阿道和尚向新罗传播佛教,走的便是这条路。阿道和尚翻过山岭传教布道的毛礼村如今已经成为了新罗佛教的圣地。

雄心勃勃的新罗人翻过天岭,一路向北,他们最终希望抵达的地方是达到文化艺术鼎盛的大唐。从庆州出发,要想抵达大唐的都城长安,需要先经过几个城市,从闻庆翻过天岭,然后在忠州沿着汉江水道来到西海岸,在唐恩浦乘船走北方的沿海航道。这是最为安全的路线。

根据史料记载,新罗僧人元晓(617-686)和义湘(625-702)至少沿着这条路线往返了两次。650年,34岁的元晓同义湘一道翻过这座山岭,踏上了当时最为流行的赴唐留学之路,后来在辽东地区被高句丽边境守卫队抓获,只好返回。10年以后,元晓同义湘又一次计划去大唐留学。但这次,他在唐恩浦等船的时候,突然与义湘分开,再次返回。义湘则继续其行程。《海东高僧传》(1215)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当时,元晓在睡意朦胧之中喝了一些水,只觉水甘甜、凉爽,醒来后却发现,原来是人头骨中的积水。这件事让元晓领悟到,一切唯心造。此后,在唐朝文化最为鼎盛的时期,元晓以个人独创的思想体系在韩国佛教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义湘从唐朝留学归来后,也引领新罗的佛教走向了兴盛。

后来,新罗政权逐渐衰落。935年,新罗的最后一任王——敬顺王投降高丽,在高丽的都城开京度过了晚年。他的儿子——麻衣太子一心图谋兴复新罗,在新罗亡国后,去了金刚山。无论是敬顺王,还是他的儿子,虽然二人志向不同,但都越过了这道天岭,而且都是再也未能回来。

第二道关卡——鸟谷关是1594年修建中城时一并修建完成的。鸟谷关是闻庆鸟岭的关卡中最早建成的,相比其他关卡,周围 的山势更加险峻。

走向更加陡峭的山岭

在高丽王朝时期,弥勒大院是一座寺院,也是著名的旅行胜地。它为因公务出差的官吏或旅行者提供食宿,具有驿站的功能。从金賆之妻许氏(1255-1324)的墓志铭上便可以看出当时寺院的热闹景象。金賆去世后,为了祭奠丈夫,许氏在坟墓附近建造了一座寺院,做了十余年佛事,包括用金银泥抄写经文等。57岁时,她遍访高丽的名山古寺,其中,她最为虔诚祭拜的便是弥勒大院的石刻弥勒佛。高丽倡导佛教兴国,男女地位相对较为平等,因此在当时,女性遍访佛教圣地并不罕见。

从天岭向南走大约40分钟左右,便是炭项山的顶峰。这里的山脊较为平坦,顺着山脊,经过几座山峰,在层峦叠嶂的群山之中,可以俯瞰闻庆鸟岭的第三关卡——鸟岭关。雨水落到鸟岭关顶,如果向西北方向流向忠州,就汇入汉江;如果向东南方向流向闻庆,就汇入洛东江。因此鸟岭关便成为了一道分水岭。从鸟岭关朝着闻庆方向前行,经过第二道关卡——鸟谷关,通往第一道关卡——主屹关的那条路正是连接忠州和闻庆的鸟岭。沿着山脊走,从天岭到鸟岭,大概半天的路程。

朝鲜王朝建国初期大规模开拓闻庆鸟岭。500年的时间里,这里成为岭南大道的重要交通要道,连接着当时的汉阳和东莱,即今天的首尔和釜山。不仅如此,鸟岭还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山岭。那么,朝鲜王朝为什么放弃走了一千多年的平坦的天岭,另外开辟了海拔100多米的更高、更陡峭的鸟岭呢?

士族之路

天岭是与漕运船往来的汉江水道直接相连的交通要道,漕运船主要用来运载作为租税上交的谷物。但当时,曾经震慑日本的元朝和高丽已经逐渐衰落,在海上,倭寇十分猖獗,不断进行掠夺,于是水路运输便开始走下坡路。此外,因为未能阻止蒙古和红巾军的涌入,天岭作为防御屏障的作用也日渐微弱。相反,鸟岭山势险峻,利于防御,而且从陆路往来,路途更近。

直到朝鲜王朝初期,倭寇一直十分猖獗。朝鲜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太宗(1400-1418在位)采用武力和贸易遏制倭寇的入侵,同时为了确保通信和交通的便利,修建了连接全国四面八方的大道,每个路口都派有军队驻扎,设立驿站,提供马匹和食宿。高丽王朝时期主要在翻山渡水处设驿或院,但朝鲜王朝时期却另建体系,每30里设驿,每10里设院。闻庆鸟岭正是在这一时期成为了岭南大道的一部分。取道鸟岭,可以比其他山岭节省更多的时间。虽然名为大道,但路面十分狭窄,两个人并排行走都会碰到肩膀。即便如此,在没有畜牧业的农业国家,这样的陆路足以抵制敌军的入侵。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为什么修建这条路时没有修建城墙作为起防御作用的关卡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疏忽了。1592年,倭寇侵略朝鲜,以破竹之势长驱北上,天然要塞——鸟岭未能阻止倭寇的入侵,两军骑兵在忠州地区展开交战,最后以朝鲜王朝失败告终。战败的消息直接导致当时的国王——宣祖(1552-1608)弃都城而逃。第二年,领议政柳成龙(1542-1607)建议在鸟岭建造防御城墙,即第二关卡。今天现存的三道关卡是丙子战乱以后——18世纪初修建完成的。但此后,由于没有大的战乱,这里只作为边防守卫和使臣往来的关卡使用。

无论是高丽王朝还是朝鲜王朝,都经历了外来侵略,致使国势不断衰落,但沿路的生活在两个王朝却迥然不同。朝鲜王朝是儒教国家,全国10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都位于岭南大道沿线,因此鸟岭便成为了见证朝鲜王朝文化发展的代表性山岭。虽然在高丽王朝时期也有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但朝鲜王朝时期才开始定期举行科举考试。只有通过这个考试,才能立身扬名,因此岭南地区潜心儒学的书生们怀揣着封官进爵的梦想踏上这条路。当他们返回之时,这条路既是他们衣锦还乡的祝福之路,同时也是品尝羞愧和充满叹息的遗憾之路。

不仅如此,这条路还是儒生们赴朝廷谏言或陈情之路。安东是儒生辈出的地方,儒生们手持文书出发,翻过闻庆鸟岭大概需要4天的时间,等他们将文书递交朝廷,拿到批复,再返回来,前后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往来于这条路的还有奉王命微服私访的暗行御史、传达政府公文的官吏以及游览名胜古迹的风流雅士,因此闻庆鸟岭附近的驿院和酒馆通常都是客流不断。第一关卡和第二关卡之间有一个亭子,是新上任的庆尚道观察使和即将卸任的观察使交接官印的地方。这个亭子旁边还有一个文人墨客经常前往的小瀑布。

在来往于闻庆鸟岭的人群中,有一种人的身份比较特殊,那就是往返日本的朝鲜通信使。壬辰倭乱结束后,为了建设和平,两个国家增强了交流,朝廷选拔出400-600名知识分子和文人组建成外交使节团。他们从首尔出发,经过几个城市,翻越闻庆鸟岭后,到达釜山。他们的食宿全部由各个地区负责,因此朝廷规定,出发和返回时要选择不同路线,这样每个地方政府便不会承担两次开销。

虽然名为大道,但路面十分狭窄,两个人并排行走都会碰到肩膀。即便如此,在没有畜牧业的农业国家,这样的陆路足以抵御敌军的入侵。

兔崖是岭南大道上最为险峻的一段山路,整条路是在悬崖 上开凿岩石建造而成的。路的一侧是深邃的悬崖,悬崖下面便 是颖江。现今留存的山路仅有两公里左右,其中仅有一半可以 通行。数百年过去了,路上的石头早已被来来往往的人们磨得 光亮。

无名者之路

从第三道关卡翻过几座石山,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布满台阶的陡坡,沿着这条路大概走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海拔1026米的鸟岭山山顶。从这里向南大概三公里,便是梨花岭。这里也是一道分水岭,水流向槐山一侧,与汉江汇合;流向闻庆一侧,则与洛东江汇合。

梨花岭的山路十分险峻,经常会有野兽出没,所以必须几人同行。这里是由东到西连接庆尚道闻庆和忠清道槐山的唯一路线,必定是自古以来就存在,但在史料中却毫无记载。听一些老人们口述说,他们小时候曾经见过一些商贩背着包袱或者一些牛贩子赶着牛群经过这里。据此仅能推测,这里也许是前往忠州的另一条路线,但路途却要比取道鸟岭远。

那么这些人究竟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舍弃安全并有住宿设施的鸟岭,几个人结伴绕远走这条路线呢?他们是在全国各地市场贩卖商品的货郎吗?难道是因为鸟岭有太多捕差,动不动就会找茬索取银两,所以这些人宁可冒着路遇山中野兽的危险,也要几个人结伴翻越梨花岭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人虽然绝对不是什么身份显赫的人物,但他们凭借自己非同寻常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团结精神,每当在国家面临危机的紧要关头,都能奋不顾身,冲锋在前。

与鸟岭和天岭不同的是,梨花岭古路在1925年日据时期被重新修建,成为连接岭南和首尔的要道,被广泛使用。1994年梨花岭隧道建成,2001年中部内陆高速公路从旁边经过。现在这条路已经不再繁忙,仅有登山者和自行车爱好者来往。

如果是你,在这三条路中,你会选择徒步走哪一条呢?(李民译)

弥勒大院的旧址上有一座高达10.6米的花岗岩如来立佛石 雕,石雕的旁边还有一座6米高的五层石塔和一个八角石灯。据推测,弥勒大院建于高丽王朝初期,不仅是寺庙,还曾起到 驿站的作用。

 
李昌起诗人、文学评论家
安洪范摄影家

전체메뉴

전체메뉴 닫기